cover_image

关注 |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能“抑制”艾滋的纳米微粒!

云南防艾
2022年11月26日 00:00

图片

本公众号由云南省防治艾滋病局主办,如果您还未关注,请点击上方蓝色“云南防艾”进行关注。


图片

分子印迹纳米微粒(nanoMIPs)对新冠、艾滋病毒有抑制作用。

我国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一种分子印迹纳米微粒(nanoMIPs),它对一些致命病毒有广谱活性。相关研究已于11月15日发表在学术期刊《高级科学》。分子印迹技术,即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模拟酶-底物或抗体-抗原之间的相互作用,对印迹分子(也称模板分子)进行专一识别的技术。

病毒性传染病对人类有严重威胁,比如近期的新冠疫情。尽管已有多种预防和治疗策略,但快速变化的病毒抗原仍需广谱抑制剂。

分子印迹聚合物(MIPs),也被称为塑性/人工抗体,是一种带有抗体的合成受体。由于易于制备、储存稳定,MIPs在医学诊断、癌症治疗、病毒识别、以及毒素中和等领域具有潜力。虽然MIPs已被用于对抗病毒,但却不具有广谱活性。

现在,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了聚糖盾结合nanoMIPs,对高甘露糖聚糖携带病毒具有广谱且强大的活性。研究人员发现,nanoMIPs抑制了95.5%的拉沙病毒假病毒粒子97.2%的艾滋假病毒粒子以及90.2%的新冠假病毒粒子,这说明nanoMIPs对这三种病毒和它们的突变体有广谱活性。

假病毒粒子,是非病毒DNA被与病毒外型相同的蛋白质外壳包裹成的微生物颗粒,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安全地开发抗病毒药物和疫苗,与活病毒相比,用假病毒进行试验安全性较高。

研究人员也评估了nanoMIPs在中和真正野生型新冠病毒和德尔塔变种方面的能力。他们发现新冠野生型和德尔塔变种的病毒RNA载量会随着nanoMIP浓度的增加而下降。由于兼备阻断和交联能力,超价nanoMIPs对不同病毒具有强大的广谱抑制活性,从抗原/表位转移到病毒聚糖盾,从而避免了病毒差异和突变的问题。



来源:红枫湾




编审/罗樱

图片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云南防艾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